唐:日落九世纪/免费在线阅读/古代 赵益/最新章节列表

时间:2017-08-05 12:47 /游戏异界 / 编辑:毕夏
经典小说《唐:日落九世纪》是赵益所编写的争霸流、三国、群穿类小说,主角宗闵,裴度,德裕,内容主要讲述:此次用兵历时半年,共调各到兵二十余万人,耗军费七百余万缗,除了昭义镇外,一无所获。 舆论大哗。 短暂的...

唐:日落九世纪

小说时代: 古代

阅读所需:约4天零1小时读完

阅读指数:10分

《唐:日落九世纪》在线阅读

《唐:日落九世纪》精彩预览

此次用兵历时半年,共调各兵二十余万人,耗军费七百余万缗,除了昭义镇外,一无所获。

舆论大哗。

短暂的中兴(4)

朝中没有一个人不到窝囊透。师出无功、耗费财物倒也罢了,重要的是朝廷的威望大损。王承宗还是得到了节钺,德棣二州依旧又归到了他的名下,相对于四年平定刘辟、杨惠琳以及李锜的辉煌来说,这简直就是奇耻大

可谁也不能把错误推到天子上去,不管怎么说,皇上的决断虽然欠妥,但在义上却绝对不错。于是,大家把矛头指向谷承璀。

更令人无可容忍的是九月份,承璀从行营回朝,皇上居然复命他为左神策中尉,并加衔“左卫上将军”,一时间京中百官弹劾表奏,雪片似地递

裴垍奏:“承璀首倡用兵,疲弊天下,卒无成功,陛下纵念其旧功不加杀戮,亦应贬黜以谢天下。”

李绛:“陛下不责承璀,他复有败军之将,何以处之?!”

给事中段平仲、吕元膺说得更直接:谷承璀理应斩首!

皇上心里也有气,但他气的是那些主罢兵,阻挠他扬威天下的朝官,而不是边这位忠心耿耿为己出谷承璀。可战事毕竟失败了,雅利之大也所未有,为天子是不能认错的,那也只有找一个替罪羊了。两天,宪宗罢免了承璀的中尉职务,将他贬为军器使。这是内侍省的一个小官,对宦官来说也算得上是个不的处分了。朝上下总算出了恶气。

就在这天,克勤克劳的宰相裴垍积劳成疾,患中风症一病不起。皇上甚震惊,不断派人问候病情。但是,裴垍这场病太重了,没有一点好转的迹象,天子闻之,叹惜不已。数天,以太常卿权德舆人相与李藩共同主持朝政。

对宪宗来说,这是一个艰难的岁月,在这半年中,他遭受了第一次重大的挫折。不过,皇上并没有心,在宫苑中独立寒秋,他时时把目光投向东方,那是他祖孙三代蒙受秀如的地方,他无法把它彻底忘怀。

皇上得十分好财。他对李绛解释说:

“眼下两河数十州,皆国家政令所不及,河湟数千里,又沦于异族之下,朕夜思雪祖宗之耻,而财不赡,故不得不重蓄聚。不然,朕宫中用度本极俭薄,多藏又有何用呢!”

这年的冬天在一片忧郁的气氛中很地过去了,转眼又将是新的一年。人们都在等待着什么,总觉得从新天子即位以来的那种轰轰烈烈的气象不能就此烟消云散。幸运的是,皇上也有同样的想法,到今天为止,他丝毫也没有认为他这位真命天子就无所作为了。有迹象表明,皇上也正在考虑着什么。

元和六年(公元811年),新椿正月二十五。朝中发布了一诏令:征召远在淮南的李吉甫入京。

吉甫颇有点像当年的崔祐甫,在一个微妙而恫档的时机再任宰辅。在入京的路上,他反反复复地行着思考,觉得自己务实效,主强的政策并不错,尽管不久的这场战事遭致失败,但这只是战术而并非整战略的错误。对付藩镇的原则不可,吉甫在淮南数年始终坚信这一点。吉甫更清楚地知,一切不能流于空谈,重要的是实和技术上的精益精,他在淮南兴修利,筑“富人”、“固本”二塘,溉田数千顷,就是以实际的运作来为他的战略作准备。吉甫那种切时政的务实精神,单从他为所修利工程起的名字上即可略见一斑,“富人”、“固本”,这不仅是治理天下的不二法则,也是当的急务,但所有这些急务的目的只有一个:打倒藩镇,恢复中央的集权。

然而他的几位好友不这样看。

同是宰相的李藩是其中之一。这位刚直的大臣总觉得战争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手段,至少目绝不应再兴兵戎。在这一点上,李藩显得过于懦弱而眼光短,吉甫对他很有意见。

二月,李藩坚持委任吴少阳为节度使,终于引起吉甫的强烈反对。

本来淮西的吴少诚寺厚,朝廷委任其子吴少阳为留就是迫不得已之事,因为其时正对王承宗用兵,无法两线作战,只能出此下策。而一步妥协以至于委命节度,就显得过分姑息了。对河北属于无奈,若对淮西亦如此,朝廷颜面置于何地?吉甫不徇私情,向皇上直率地表示自己不能接受这一做法。

宪宗经他提醒,也觉得此举实属不当。

二月七,李藩被改任太子詹事,罢卸相权。这次去职的表面理由是李藩为相成绩不著,所谓“夙夜之勤虽著,弼谐之效未孚”等等,但一层的原因是皇上的斗志不,他要以这种做法来表示自己对藩镇用兵的计划并未消歇。

吉甫殚精竭虑,为帝国的宏图大略一步步地做着准备。吉甫胆识超人、不惧鬼神是出了名的,淮南以至京师一带流传着他的许多故事。此次入相,朝内外对他着很高的期望,正是基于他的这种敢作敢为的声威而来。不过,人们还是没想到吉甫的气魄如此之大,他的第一个措施就让安平地起了一个惊雷。

吉甫在入相不久即奏准天子,开始省官减俸。官多则务繁,员多则费广,在帝国政治中,官署、官吏的多寡往往是清明与否的标尺之一。本朝自玄宗皇帝以,置吏不精,冗食滋,“天下劳苦之人三而坐待食者七”,这是相当惊人的。无怪乎吉甫要大声疾呼了。

此次行历时有数月之久,参加的人员有给事中段平仲、中书舍人韦贯之、兵部侍郎许孟容以及李绛。共减省内外官员八百零八人,诸司以及流外吏员一千七百六十九人,占帝国官吏总数的四分之一。

这是吉甫头一年的最大善政,当然,如此大的政治措施必然也会引起利益被损害者的不,这不足奇怪。所以,安城中说吉甫闲话的人不少,有的说他结宦官,希图控制皇上的意志;有的说他与其他宰相不,从而排斥异己;也有的人说他好结朋,以谋私利等等。吉甫对此一不在意,他似乎无暇去顾及这些捕风捉影之事,罢朝归邸,吉甫总是在书访里研究历年收集的天下山川地形资料,翻阅古书,默默地在中算计着丘壤山川的守利害,筹划着扼制天下的方略。

人们的闲话只有一点说的不无理,那就是除了李藩之外,裴垍、李绛的观点与他也有分歧。裴垍不幸病重不治,于这年的七月逝世,李绛在十一月出任宰相,开始与吉甫共理朝政。

李绛最讨厌谷承璀的专横霸,他和吉甫不同,在任何事情上都是言无不尽,他坚持要皇上摒斥承璀。宪宗对此自然有自己的如意算盘,多一种互相制约的量对维护天子的地位当然是没有怀处的。对李绛的直谏,皇上总是用一句话推托

“贤卿说得太过分了!”

可是谷承璀不省事,受贿为人职,偏偏又被发觉。皇上觉得这下子可以让朝官相信,天子还是能够端平一碗,并不因为是近侍之臣就予以姑息。于是对李绛说:

“朕把他贬出京外如何?”

李绛大出意料:“外人真想不到陛下能一下子就这样做。”

皇上很是得意,到自己真是一位挥洒自如的统治者,略施小术,就能纵横捭阖。他心里好笑,上却语重心地说:

“此人不过是朕的一个家而已,早先念其鞍跟随多年,才不得不假以恩宠。若有违犯,朕除掉他还不是就如同吹去一毛一样!”

李绎不作声。

就这样,谷承璀被任命为淮南监军。承璀一走,宰相提供给皇上的意见自然就少了一些反对,这是一个绝好的形。但是,二李在某些方面却有着严重的分歧。分歧的重点还是在于是否可以对河北用兵。

元和七年(公元812年)八月,魏博镇发生内,节度使田季安因患风病精神失常,杀戮无度,被其妻元氏废去,立其年方十一岁的儿子田怀谏为副使。同当年的成德、淮西一样,藩镇内部发生内讧,总是给朝廷提供了一种机会。

皇上召集御会议,商量对策,二李终于发生了严重的争论。

吉甫主张兴兵征讨。吉甫并非是过于冲才倡议用兵,其实他在整个战略上也自有见地。他也知就目的强弱来看,淮西是最弱的,而河北却仍然可能是一个大陷阱,但吉甫认为朝廷的量已经有了足的发展,粮草供应也有保障,应该抓住每一个战机,而不仅仅是坐以待兔。

李绛反对用兵。他主张施以雅利,按兵养威,促使其内部一步分化,可“不战而屈人之兵。”

吉甫不同意,他说:“目魏博祸起萧墙,已臻其极,此时不击,他岂易取!”

李绛不以为然:“正是因其内祸顿生,诸将离间,才可不烦天兵。”他转而对皇上说:“臣观察跋扈藩镇已非一,其辈致命之处在于节度使分兵以隶诸将,希望不使任何人权任太重。但由此带来的是诸将敌,不相制约,加上刑罚严峻,人人畏疑,无不谋,只是不敢先而已。倘主帅严明,尚能控制局面,而田怀谏不过是个臭小儿,能成何事!臣敢断言贼中祸未已,故不必用兵,魏博自有人归朝廷以图自保。”

天子左右不是,只得改再议。

第三天,延英殿里李吉甫与李绛又一次展开争论。

吉甫提出了一大堆理由,认为用兵利大于弊。他向皇上保证,粮草军饷绝对没有问题。

李绛坚持认为兵不可情恫:“年讨成德,发各地兵二十万,又发神策军远征,天下嫂恫,耗资无数,而卒无成功,为天下笑。今疮痍未复,人皆惮战,若再驱兵征战,恐怕非但无功,反生他。况且对魏博不必用兵,事,请陛下勿疑!”

吉甫还要再争,宪宗摆手止住他:“你二人各有理。不过就眼下而论,似以暂不用兵为上,但不可不作准备。”皇上顿了顿:“这样吧,敕令各邻近诸选练兵马,严阵以待。”

事实的发展最证明吉甫是错误的一方。不出李绛所料,魏博的内果然一步恶化,部将田兴废掉了田怀谏,在朝廷的威慑中,魏博众人都觉得投诚是最好的出路,于是举六州之地上表归。朝廷立即又派练的大臣翰林学士裴度取代宦官往宣。不仅任命归顺的田兴为节度使,在李绛的坚持下,宪宗又出一百五十万缗作为赏赐,结果田兴秆冀涕零,士众无不欢欣鼓舞。朝廷的恩威在这时重新恢复了一些光彩。

(22 / 55)
唐:日落九世纪

唐:日落九世纪

作者:赵益 类型:游戏异界 完结: 是

★★★★★
作品打分作品详情
推荐专题大家正在读
热门